俗語說:「茶黑黑,黑白唬」,又有說「文章、風水、茶,懂的沒幾個」。識茶、品茗雖然不簡單,但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識並不難,再加上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,對於茶的品質鑑賞,自然會有一番心得與見解。
以台灣布揉成半球形狀的茶葉而言,顆粒較大者,為手工採摘,其原料品質要求較高,故製作出的茶葉價格也較高。反之,茶葉顆粒細小者,則可能是機器大量採收,其製茶原料品質及茶菁的注重與要求,就不如手工採摘,所以價格也就略低。首先以茶葉顆粒大小,判定出茶葉原料為手工或機器採摘,是買茶者的初步認識。
各式茶葉大都有其特定製作形狀,但不管形狀為球形或條形,其外觀、顏色應亮麗、均勻、且帶油光。上等的茶葉其外觀有如青蛙皮,帶點砂綠白霜;一般而言冬茶的顏色較為翠綠,春茶則為墨綠色。